視覺焊縫跟蹤系統(tǒng)提高了攪拌摩擦焊工藝中的精度
攪拌摩擦焊(Friction Stir Welding,F(xiàn)SW)是指利用高速旋轉的攪拌頭與工件摩擦產生的熱量使被焊材料局部熔化,當攪拌頭沿著焊接界面向前移動時,被塑性化的材料在攪拌頭的轉動摩擦力作用下由攪拌頭的前部流向后部,并在攪拌頭的擠壓下形成致密的固相焊縫。
拓展:攪拌摩擦焊在1991年由英國焊接研究所發(fā)明。與傳統(tǒng)熔化焊相比,攪拌摩擦焊無需添加焊絲、不需要保護氣體,焊接過程無污染、無煙塵、無輻射,焊接接頭殘余應力低,因此具有焊接效率高、焊接變形小、能耗低、設備簡單、焊接過程安全等一系列優(yōu)點。
攪拌摩擦焊作為一種新型的固相焊接技術,經過20多年的發(fā)展,目前已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軌道交通、船艦制造等領域的高強度鋁、鎂等低熔點金屬及合金、銅合金、鈦合金、鋼鐵材料、金屬基復合材料以及異種金屬(鋁/銅、鋁/鎂、鋁/鋼等)的焊接中。
由于攪拌摩擦焊焊接過程中頂鍛力及軸肩旋轉摩擦力的存在,在焊接時需要對待焊件進行裝夾,而夾具對工件產生的裝夾力通常都比較大,很容易導致待焊工件變形,使實際焊縫偏離理論位置,所以在攪拌摩擦焊中進行焊縫跟蹤很必要。
同時,當前工業(yè)產品多具有小批量多品種特征,要求生產線具備柔性制造能力。隨著智能制造理念的提出,基于焊縫跟蹤技術的攪拌摩擦焊自動化與智能化也將成為未來的發(fā)展趨勢。
攪拌摩擦焊·產品應用案例
● 工件類型:鋁型材
● 焊縫類型:對接焊縫
● 產品型號:IL-HSP系列
● 焊接工藝:攪拌摩擦焊
● 配套設備:焊接機床
● 應用功能:跟蹤
案例分析
● 客戶痛點:
工件比較大,焊縫長,工裝精度低,導致生產效率不理想。
● 實施方案:
針對鋁型材攪拌摩擦焊工藝,通過英萊激光視覺傳感器跟蹤功能,在線檢測焊縫位置信息,實時調整攪拌頭位置,提高精度。
● 應用效果:
加裝焊縫跟蹤系統(tǒng)后,可自動實時修正焊接偏差,減少了人工作業(yè)難度和強度,提高了焊接效率。